當然常見或者通用的部分是可以即時報價的,因為我們這邊主要針對售后維修、科研、工程和配套的進口器材,進行全球小批量采購,尤其是較為偏門或需要比價部分,需要咨詢到國外供應商的,等2-3工作日才能報價,這些進口工業品報個價為什么這么難?主要原因有:
(一)相對消費用品或通用常見產品而言,進口備品備件定價和銷售比較復雜,規格型號多,大多不常用,不是現貨,價格貨期也不是固定不變。進口備品備件價格貨期要看數量及客戶、交期等,報個價還要根據客戶信息、需求信息及交易條件等核算,需要一一核實。
(二)上游客戶傳遞過來的信息不一定是準確的,銷售接到客戶需求信息轉專業國際采購,也會花些時間初步帥選修正需求信息,及了解近期是否有相關咨詢?然后銷售按流程錄系統,讓采購去找對應供應商詢價,偏門品牌及型號會費些時間找供應商資源。
(三)時差。我們中國的白天是美國的晚上,美國人民在我們白天工作的時候睡覺,當然不會像中國人民一樣為了謀生可以沒日沒夜地加班,報價一般也要第二天早上出,前提是美國供應商當天晚上回復。歐洲好一些,我們北京時間下午3點后,歐洲那邊差不多就能上班了,如果供應商能回復得快,當天就能收到報價,否則也是第二天以后的事情了。
(四)老外工作習慣郵件溝通報價為主,很少電話直接報價,要加微信或QQ這樣即時通訊工具報價更加沒門了。郵件能不能回復還不確定,比即時溝通慢是肯定的了,郵件就意味著要慢悠悠地等。很多時候,還不是簡單郵件報價,而是通過郵件附帶正式的報價書,很嚴謹和客氣,按照老外的工作習性,做個郵件報價書估計費至少費一兩個工時。
(五)老外“人懶”工作輕松,效率偏低,福利好。以小編體驗和感受來說,中國人民或許是這世界上最勤奮工作的人群了,歐美周末幾乎不加班,一天的工作時間也短,估計不少人一天就工作6個多小時。有時候我們按當地時間下午4點多打電話過去,被告知已經下班了。加班嗎?加班是不可能的,下班時間永遠找不到他們,不會給你留私人的聯系方式。另外,國外公眾假期多,動不動就休假,郵件自動回復“…休假中…”, 工作時間下午茶喝咖啡時間也很多,節奏很慢。
(六)國內客戶咨詢的通常是小批量產品,且同國外品牌的合作通常都不是常規的大客戶和項目,對方對我們項目及來源都不是太清楚。類似的詢價通常被“排后”處理,且報價好幾次也不一定會買,或者一直“冷處理”,忙完沒事干再說。
(七)還有其他各種原因,如型號錯誤、型號停產、產品受保護、區域限制、出口管制,被詢太多,老外懶得再理了。
(八)就是不理人或者聯系不上。比如講個案例故事,我們有個大單,客戶都預付款了,有家美國供應商本來是正常合作了好幾年的,但郵件、電話及傳真等聯系幾周全部聯系不上的,客戶也找各種渠道及同行聯絡,都可絕望放棄了;后來格雷創早期創始人想了個辦法,從美國本土發個快遞過去探探,竟然簽收了,證明還是有人在;世界這么大,美國也大,哪怕讓美國國內小伙伴專程過去費時間也費成本啊,再想個辦法:再找個本地的中國人現場看看,結果這招還真行,花一點點錢和時間就搞掂。這個小廠還是有人在,終取得重新聯系上,但基本不搞事情了,不想干活想清閑,只賣庫存,問他原因,說什么“通信系統崩潰”的鬼話……想不干就不干,活得太輕松了吧?
由此可見,我們中國人活得累,老外工作確實輕松了點,但這不是全部原因,有些進口器材報價緩慢或報不了是有多方面原因,希望客戶多多理解和包涵。
為改善報價難的客觀問題,深圳市格雷創科技有限公司內部自建IT系統,存儲有數千萬條各種各樣的歷史參考信息,能第一時間查詢到一些參考信息并反饋給客戶;銷售和采購經過專業訓練,過濾更正需求信息,并對客戶咨詢的處理做了時間規定;老外不加班但是我們可以加班,緊急重要的事情我們也可以下班后同樣處理;我們會以各種方式催促老外盡快報價,郵件不回就電話溝通;格雷創在行業深耕近十年,合作的供應商很多,渠道也比較多,很多供應商是很配合也很快的;我們可以用當地當地公司去詢價采購,甚至派人上門跟供應商談談。